馮琳:以科技創新激活企業高質量發展
- 分類:企業文化
- 作者:韋穎
- 來源:原創
- 發布時間:2023-03-24
- 訪問量:952
【概要描述】馮琳:以科技創新激活企業高質量發展
?
春風十里綻芳華,巾幗奮進正當時。3月6日,自治區婦聯在南寧召開“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征程”——廣西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113周年大會。明陽淀粉公司總工辦主任馮琳榮獲“2022年度廣西三八紅旗手”稱號,以馮琳同志為帶頭人的廣西明陽淀粉化工工程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同時榮獲“2022年度廣西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馮琳,正高級工程師,現任明陽淀粉公司總工辦主任、食品項目組組長,長期從事變性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技術研究工作。她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在推進木薯產業振興,促進變性淀粉新技術發展、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帶頭作用,為做大做強廣西特色農產品木薯產業和變性淀粉產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馮琳同志先后獲得第十二屆廣西青年科技獎、廣西第十八批“新世紀百十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南寧市第九批專業技術拔尖技術人才、南寧市技術標兵等榮譽稱號。
2005年,馮琳擔任明陽淀粉公司食品項目組組長,面對淀粉行業快速發展巨大挑戰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她意識到科學技術才是發展的內生源動力,要想在淀粉市場中處于優勢地位,就必須牢牢掌握淀粉的關鍵核心技術。她主動在創新人才發展規劃、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創新人才服務等方面狠下功夫,先后制定了人才培養規劃、人才隊伍建設等配套制度,對科技創新人才實行動態管理,賦予技術人員研發自主權,激發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創新性,并快速組建了項目開發的核心團隊,帶出了一支有專業優勢、科學互補、創新能力強的優秀團隊。
馮琳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工作,多年來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科技成果20余項,獲得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0項,在學術領域、產業化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等領域成績顯著。
學術技術成果方面,她主持完成項目“淀粉基復合型低溫肉制品添加劑MYS-261的研制開發與應用”獲2010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南寧市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采用國內首創的“雙酯化”反應體系生產新型醋酸酯淀粉,促進了木薯產業化及低溫制品企業的良好發展,該產品十余年來累計產銷量超過20萬噸,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主持完成項目“淀粉基復配型面制品添加劑的研制開發及工業化應用”獲2014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項目“機械活化固相反應制備醋酸酯淀粉的方法”獲2019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項目“木薯淀粉基食品添加劑的生產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20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
產業化成果轉化方面,她主持研發的食品用變性淀粉新產品累計產銷量超過50萬噸,產銷量達8萬噸/年、主營業務收入約4億元/年,完成新老產品技術服務超過5萬噸/年,每年通過各種方式走訪客戶、開展技術服務50余次。
產學研合作建設方面,她帶領公司研發團隊積極與廣西大學、廣西特聘專家科研團隊等深入交流,就開發高效節能淀粉加工設備、淀粉固相改性及其高值化、固廢物資源化利用及中試車間建設等項目開展合作,推動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
馮琳注重加強技術研究和交流,先后在《中國食品添加劑》《現代食品科技》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為推進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技術進步和理論創新作出貢獻。
近年來,面對淀粉行業的激烈競爭,行業發展模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生產經營艱難等巨大壓力和嚴峻挑戰,她在全面分析區域優勢和企業的發展前景后,提出“降本增效”新思路,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突破,并通過設備技改和工藝技術創新等方法,提高食用淀粉生產線的酯化反應效率2.2倍,節約費用約300萬。重點攻關并主持完成的新產品開發項目“增彈抗回生型肉制品用變性淀粉研制開發與應用”“MYG系列產品開發”,創新了淀粉生產新工藝,為穩定產品質量、獲取訂單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為公司淀粉專業技術領域的帶頭人,馮琳同志始終以一名合格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認為只有不斷學習,拓寬視野,才能與新時代發展的步伐同頻共振。2013年作為北部灣專業技術人才在廣西大學訪學研修一年,結業考核成績優秀;2018年取得廣西大學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2019年取得正高級工程師職務資格。多次入選中國淀粉行業專家庫生產工藝專家,被聘為廣西大學工程碩士校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玉林師范學院和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兼職教師。
? ?“科技創新是強淀之石、強墾之基,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只有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激活企業高質量發展?!瘪T琳信心滿滿地說道?!霸谵r墾集團上下一盤棋打造一流食品企業的新征程中,我將圍繞‘建設食品研發應用大基地,建成食品生產加工大企業,形成食品行業領先大產業’的戰略部署,聚焦主責主業,著力提升整體科技創新能力,以培育高附加值變性淀粉為主導,壯大沖泡型螺螄粉、干米粉、奶茶粉圓等食品產業,團結帶領科研人員一道,為加速推動集團建成一流食品企業凝聚明陽淀粉強大的科技力量?!保f穎)
馮琳:以科技創新激活企業高質量發展
【概要描述】馮琳:以科技創新激活企業高質量發展
?
春風十里綻芳華,巾幗奮進正當時。3月6日,自治區婦聯在南寧召開“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征程”——廣西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113周年大會。明陽淀粉公司總工辦主任馮琳榮獲“2022年度廣西三八紅旗手”稱號,以馮琳同志為帶頭人的廣西明陽淀粉化工工程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同時榮獲“2022年度廣西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馮琳,正高級工程師,現任明陽淀粉公司總工辦主任、食品項目組組長,長期從事變性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技術研究工作。她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在推進木薯產業振興,促進變性淀粉新技術發展、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帶頭作用,為做大做強廣西特色農產品木薯產業和變性淀粉產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馮琳同志先后獲得第十二屆廣西青年科技獎、廣西第十八批“新世紀百十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南寧市第九批專業技術拔尖技術人才、南寧市技術標兵等榮譽稱號。
2005年,馮琳擔任明陽淀粉公司食品項目組組長,面對淀粉行業快速發展巨大挑戰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她意識到科學技術才是發展的內生源動力,要想在淀粉市場中處于優勢地位,就必須牢牢掌握淀粉的關鍵核心技術。她主動在創新人才發展規劃、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創新人才服務等方面狠下功夫,先后制定了人才培養規劃、人才隊伍建設等配套制度,對科技創新人才實行動態管理,賦予技術人員研發自主權,激發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創新性,并快速組建了項目開發的核心團隊,帶出了一支有專業優勢、科學互補、創新能力強的優秀團隊。
馮琳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工作,多年來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科技成果20余項,獲得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0項,在學術領域、產業化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等領域成績顯著。
學術技術成果方面,她主持完成項目“淀粉基復合型低溫肉制品添加劑MYS-261的研制開發與應用”獲2010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南寧市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采用國內首創的“雙酯化”反應體系生產新型醋酸酯淀粉,促進了木薯產業化及低溫制品企業的良好發展,該產品十余年來累計產銷量超過20萬噸,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主持完成項目“淀粉基復配型面制品添加劑的研制開發及工業化應用”獲2014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項目“機械活化固相反應制備醋酸酯淀粉的方法”獲2019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項目“木薯淀粉基食品添加劑的生產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20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
產業化成果轉化方面,她主持研發的食品用變性淀粉新產品累計產銷量超過50萬噸,產銷量達8萬噸/年、主營業務收入約4億元/年,完成新老產品技術服務超過5萬噸/年,每年通過各種方式走訪客戶、開展技術服務50余次。
產學研合作建設方面,她帶領公司研發團隊積極與廣西大學、廣西特聘專家科研團隊等深入交流,就開發高效節能淀粉加工設備、淀粉固相改性及其高值化、固廢物資源化利用及中試車間建設等項目開展合作,推動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
馮琳注重加強技術研究和交流,先后在《中國食品添加劑》《現代食品科技》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為推進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技術進步和理論創新作出貢獻。
近年來,面對淀粉行業的激烈競爭,行業發展模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生產經營艱難等巨大壓力和嚴峻挑戰,她在全面分析區域優勢和企業的發展前景后,提出“降本增效”新思路,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突破,并通過設備技改和工藝技術創新等方法,提高食用淀粉生產線的酯化反應效率2.2倍,節約費用約300萬。重點攻關并主持完成的新產品開發項目“增彈抗回生型肉制品用變性淀粉研制開發與應用”“MYG系列產品開發”,創新了淀粉生產新工藝,為穩定產品質量、獲取訂單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為公司淀粉專業技術領域的帶頭人,馮琳同志始終以一名合格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認為只有不斷學習,拓寬視野,才能與新時代發展的步伐同頻共振。2013年作為北部灣專業技術人才在廣西大學訪學研修一年,結業考核成績優秀;2018年取得廣西大學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2019年取得正高級工程師職務資格。多次入選中國淀粉行業專家庫生產工藝專家,被聘為廣西大學工程碩士校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玉林師范學院和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兼職教師。
? ?“科技創新是強淀之石、強墾之基,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只有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激活企業高質量發展?!瘪T琳信心滿滿地說道?!霸谵r墾集團上下一盤棋打造一流食品企業的新征程中,我將圍繞‘建設食品研發應用大基地,建成食品生產加工大企業,形成食品行業領先大產業’的戰略部署,聚焦主責主業,著力提升整體科技創新能力,以培育高附加值變性淀粉為主導,壯大沖泡型螺螄粉、干米粉、奶茶粉圓等食品產業,團結帶領科研人員一道,為加速推動集團建成一流食品企業凝聚明陽淀粉強大的科技力量?!保f穎)
- 分類:企業文化
- 作者:韋穎
- 來源:原創
- 發布時間:2023-03-24
- 訪問量:952
圖一為馮琳領獎現場
春風十里綻芳華,巾幗奮進正當時。3月6日,自治區婦聯在南寧召開“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征程”——廣西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113周年大會。明陽淀粉公司總工辦主任馮琳榮獲“2022年度廣西三八紅旗手”稱號,以馮琳同志為帶頭人的廣西明陽淀粉化工工程技術中心有限公司同時榮獲“2022年度廣西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圖二為馮琳做實驗的場景
馮琳,正高級工程師,現任明陽淀粉公司總工辦主任、食品項目組組長,長期從事變性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技術研究工作。她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在推進木薯產業振興,促進變性淀粉新技術發展、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帶頭作用,為做大做強廣西特色農產品木薯產業和變性淀粉產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馮琳同志先后獲得第十二屆廣西青年科技獎、廣西第十八批“新世紀百十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南寧市第九批專業技術拔尖技術人才、南寧市技術標兵等榮譽稱號。
2005年,馮琳擔任明陽淀粉公司食品項目組組長,面對淀粉行業快速發展巨大挑戰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她意識到科學技術才是發展的內生源動力,要想在淀粉市場中處于優勢地位,就必須牢牢掌握淀粉的關鍵核心技術。她主動在創新人才發展規劃、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創新人才激勵機制、創新人才服務等方面狠下功夫,先后制定了人才培養規劃、人才隊伍建設等配套制度,對科技創新人才實行動態管理,賦予技術人員研發自主權,激發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創新性,并快速組建了項目開發的核心團隊,帶出了一支有專業優勢、科學互補、創新能力強的優秀團隊。
馮琳高度重視技術創新工作,多年來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科技成果20余項,獲得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市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0項,在學術領域、產業化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等領域成績顯著。
學術技術成果方面,她主持完成項目“淀粉基復合型低溫肉制品添加劑MYS-261的研制開發與應用”獲2010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南寧市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采用國內首創的“雙酯化”反應體系生產新型醋酸酯淀粉,促進了木薯產業化及低溫制品企業的良好發展,該產品十余年來累計產銷量超過20萬噸,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主持完成項目“淀粉基復配型面制品添加劑的研制開發及工業化應用”獲2014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項目“機械活化固相反應制備醋酸酯淀粉的方法”獲2019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項目“木薯淀粉基食品添加劑的生產關鍵技術及應用”獲2020年廣西科技進步三等獎。
產業化成果轉化方面,她主持研發的食品用變性淀粉新產品累計產銷量超過50萬噸,產銷量達8萬噸/年、主營業務收入約4億元/年,完成新老產品技術服務超過5萬噸/年,每年通過各種方式走訪客戶、開展技術服務50余次。
產學研合作建設方面,她帶領公司研發團隊積極與廣西大學、廣西特聘專家科研團隊等深入交流,就開發高效節能淀粉加工設備、淀粉固相改性及其高值化、固廢物資源化利用及中試車間建設等項目開展合作,推動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
馮琳注重加強技術研究和交流,先后在《中國食品添加劑》《現代食品科技》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為推進淀粉及其衍生物的技術進步和理論創新作出貢獻。
近年來,面對淀粉行業的激烈競爭,行業發展模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生產經營艱難等巨大壓力和嚴峻挑戰,她在全面分析區域優勢和企業的發展前景后,提出“降本增效”新思路,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突破,并通過設備技改和工藝技術創新等方法,提高食用淀粉生產線的酯化反應效率2.2倍,節約費用約300萬。重點攻關并主持完成的新產品開發項目“增彈抗回生型肉制品用變性淀粉研制開發與應用”“MYG系列產品開發”,創新了淀粉生產新工藝,為穩定產品質量、獲取訂單提供了有力支持。
作為公司淀粉專業技術領域的帶頭人,馮琳同志始終以一名合格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認為只有不斷學習,拓寬視野,才能與新時代發展的步伐同頻共振。2013年作為北部灣專業技術人才在廣西大學訪學研修一年,結業考核成績優秀;2018年取得廣西大學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2019年取得正高級工程師職務資格。多次入選中國淀粉行業專家庫生產工藝專家,被聘為廣西大學工程碩士校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玉林師范學院和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兼職教師。
“科技創新是強淀之石、強墾之基,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只有不斷強化科技創新能力,才能激活企業高質量發展。”馮琳信心滿滿地說道。“在農墾集團上下一盤棋打造一流食品企業的新征程中,我將圍繞‘建設食品研發應用大基地,建成食品生產加工大企業,形成食品行業領先大產業’的戰略部署,聚焦主責主業,著力提升整體科技創新能力,以培育高附加值變性淀粉為主導,壯大沖泡型螺螄粉、干米粉、奶茶粉圓等食品產業,團結帶領科研人員一道,為加速推動集團建成一流食品企業凝聚明陽淀粉強大的科技力量。”(韋穎)
圖三為馮琳和她的研發團隊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